文章

社区更新整体统筹,加快实现 “逆生长”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近年来,随着国内旧城改造步伐的逐年加快,我国城市居住环境得到较大的提高;但在过去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社区改造多是依靠大拆大建的模式进行,缺乏对城市整体功能的统筹,导致了诸多可持续性运营问题,亟待我们反思并进行改善。

城市中需要改造更新的片区/社区往往都面临着建筑破败、产业凋敝、人口迁离等不利局面。出于政策试点,部分老旧小区在改造过程中着重考虑社区内部改造,而忽视了联动社区外部环境,再加上未对社区改造引入的新业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导致改造后的社区与周边城市功能和业态格格不入,片区改造和城市功能统筹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如何通过改造部分社区建筑来承载新的功能,让“古老的躯壳内部”重新焕发生机,实现城市“逆生长”,便成了社区微更新的重要任务之一。

抓机遇,迎挑战 —— 国内外改造案例借鉴

老旧社区的改造首先需要找到自身的功能定位,引入合适的产业,融合更多现代化功能,再将其重新纳入到城市有机整体中。伦敦金融城边缘区域改造和广州仑头村社区微更新就通过注入合适的产业,活化了老旧社区功能。

伦敦金融城边缘区域改造案例中,该区域由于其低廉的租金价格和区域历史沉淀下来的轻工业文化, 聚集了一群年轻的初创型企业。2010年,伦敦市政府以及国家层面从产业聚集的角度发掘了该区域的影响力,时任首相卡梅隆于当年年底宣布鼓励引入更多初创型及成熟型的科技型企业,同时也加快了该片区更新和社区改造的进度。2016年11月,英国中央政府宣布,每年投资20亿英镑资助科技和创意产业发展。从产业聚集到生态系统形成,依托成熟完善的配套设施、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该片区成功吸引了4500多家企业进驻,汇集了世界顶级科教文卫机构、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该区域逐渐形成以新媒体、创意数字和科技金融三大产业为主导的板块。

此外,政府引导运营面向白领及年轻家庭人群的服务平台,其功能载体虽不大,但运营内容丰富多元,极大提升了该区域活力。同时,通过丰富的空间载体和开放的街道,推动社区复合化和特色化更新,例如在老旧建筑上进行艺术创作,给建筑本身带来“可阅读性”,增加其社区活力及新鲜度;充分利用广场及公共空间搭建更多非常态(快闪式)的零售及餐饮,增加其载体丰富度;由社区政府牵头,在公共空间上打造更多社交平台。

仑头村的社区微更新案例中,广州仑头村的原有街道环境脏乱差,建筑密度极高,除了仑头环路,内部基本只能容纳行人,大量的“握手楼”构成了仑头村的空间形态。仑头村以廉租房、厂房、仓库出租及少量商业服务为主要业态,具有一定价格优势,但整体产业低端、低效、低利润,导致价格竞争陷入恶性循环,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在仑头村的改造中,根据上位规划和周边重点功能区的发展研究发现,仑头村正位于广州科创产业主轴科韵路附近,周边生态环境良好;从城市发展需要出发,仑头村可依托“沿轴自生,环轴寄生”的互动发展模式,在租赁政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种“多元租住解决方案”融入科韵路科技创新经济轴。并且,通过承接科创产业,仑头村社区进行了功能转型,基于青年创客需求供给空间和服务,以长租公寓为主体媒介,营造居研混合的社区单位,为科创产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居住和创新服务空间。

仲量联行在近期发布的城市更新白皮书《聚焦社区更新,唤醒城市活力》中也指出,社区更新改造工作不再是单点策划,而更应整体统筹,要以大区域的融合发展为思考前提。由政府完成顶层设计并制定战略目标,通过引入合适的产业,融合更多现代化功能,将社区重新纳入城市有机整体中。

联系我们,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