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中企出海 | 选址欧洲:从成本考量到战略博弈,中企出海如何有效避险与布局?

动态选址模型与实战经验分享

2025年 05月 16日

近年来,随着全球产业链重构和贸易政策变化,中国企业加速向欧洲市场布局。然而,从匈牙利到土耳其,从供应链集群到小众市场,出海企业面临的挑战远超预期——政治风险、目的地国资源竞争等新变量不断涌现。本文将结合仲量联行近期服务案例与全球研究数据,解析中企欧洲选址的核心逻辑,并提供切实的解决方案。

欧洲选址新常态:从“成本洼地”到“风险博弈”

在动荡的关税政策及原产地标准变化的影响下,近期中企在欧洲市场选址呈现显著分化趋势。

传统热门区域出现新挑战:匈牙利、波兰、捷克等中东欧国家凭借有竞争力的运营成本、较成熟的供应链等,吸引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落户,同时也带动了大量供应链相关企业的“抱团出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市场的部分区域也开始出现了房地产资源竞争、价格上涨、劳动力资源较为紧张等挑战;当地政府提供补贴支持政策时也更为严格。

伴随政策变化,不少企业在考虑欧洲设厂时,也在尝试跳出“欧盟+成本洼地”的逻辑,开始关注一些相对“小众”的新兴市场。例如,在欧盟遭受美国关税上调后,部分企业不得不重新计算成本,考虑是否需要转向欧洲和周边的其它市场。

譬如,2025 年 4 月,美国政府宣布对欧盟进口商品加征 20% 关税,覆盖钢铁、汽车、农产品等关键领域;相比之下,摩洛哥和土耳其对美国出口关税仅10%,吸引了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到当地建立“关税跳板”基地;然而,新兴市场的政治局势、人文背景、供应链完善配套程度是否能达到企业的期望,也需实地考察、详细调研后才能做出最终决定。

政治风险跃升为选址“核心决策要素”

在地缘政治格局剧烈震荡的当下,政治风险评估已成为中企全球化选址的决策核心,中企出海欧洲往往面临如下挑战:

关税与贸易壁垒:2023年,欧盟提出的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和反倾销调查迫使很多企业调整布局;近年来,美国新增的关税和复杂的原产地证书标准又为出海布局增加了难度,企业面临难以控制的风险和成本上涨挑战。

全球关系波动:5月12日,中美两国达成协议,双方取消91%的加征关税并暂停24%的反制措施,但后期可能依然存在变数;技术封锁、供应链脱钩等挑战依然存在;原本较为稳定的全球国家之间关系也面临更多变动风险,出海投资可能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

出海避险:三大策略构建选址韧性

面对地缘政治与市场波动双重挑战,仲量联行基于多年的出海服务经验,提炼出全球化选址的核心避险逻辑:

01分散布局,避免“孤注一掷”:企业可考虑建立“1+N备选模型”,即企业在确定首选投资地时,同步评估至少两个方案(涵盖区位、政策、成本等多元化要素),不仅能提升与当地政府和服务商沟通时的议价能力,也在面对后续突发政策变动时,能较快启动备选方案进行紧急避险。

02轻资产,快周转:除非生产营运有特殊要求,企业可优先考虑轻资产或收购现有载体策略,选择租赁或收购当地现有物业并加以改造,以缩短投产周期。

03 政策动态推演,及早响应:仲量联行全球研究团队与政策谈判小组实时监测全球政策动态,对于政府层面提出的新增补贴项目的应用和原有补贴项目的变化,协助客户及时沟通,将选址谈判从“被动应对”升级为“主动掌控”。

订阅

获取更多行业洞察?绝不错过任何更新

您将收到全球商业房地产市场的最新新闻、行业洞察和投资机会。

独家海外选址方法论:从“需求匹配”到“价值创造”

仲量联行“动态选址模型”,以上百项量化指标重构选址逻辑,推动企业从被动成本计算转向主动价值链整合。

此外,仲量联行根据服务中企出海的实战经验,提炼出相关企业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01 运营效率与成本
a. 公用设施适配性,如水、电、气及公用设施的成本及是否能够保质保期地达到企业需求标准、以及相关设施未来增容可行性
b. 材料采购成本
c. 工人、管理层及相关人员薪酬
d. 进出境物流成本
e. 厂房设施开发、租赁、维护成本等

02 激励政策匹配度
欧盟国家主要采取以下四种方式进行补贴,而企业的谈判能力将决定如何从中最大化自身获得的收益。
a. 
固定资产现金补贴- 直接降低厂房设备投入
b. 
工资所得税减免 -劳动密集型企业优先
c. 
企业所得税优惠 - 长期运营成本优化
d. 
土地购置折扣 - 重资产项目关键杠杆

除了补贴方案的总价值外,仲量联行政策谈判小组也会重点考虑该地区补贴兑现的年限和条件是否与客户项目匹配,以及如何在谈判过程中为客户争取到更为灵活的方案、更多的项目收益。

03 产业生态穿透力
出海企业运营中,除了劳动力供给、技术型工人的密度外,还需要考虑:
a. 竞争对手、上下游供应商在范围内对于同类劳动力的雇佣情况
b. 生产连续性管理,即需及早评估当地宗教节日分布与员工宗教构成情况,通过积极的生产排期优化方案,减少突发性停产对日常运营带来的影响

04 当地房地产市场供需与趋势
仲量联行的独家海量数据库可为客户提供可视化的海外房地产市场综合信息,不仅涵盖公开和非公开的可用地块及现成物业,也包含配套物流及交通、自然灾害、公共设施与资源配套、投资价值等,更能提供海量有效周边成交案例,让房地产决策成本透明、可比。

仲量联行独家数据库,可与客户交互的可视化应用程序

本地资源雷达,破解“隐形资源”困局

欧洲部分优质物业由私人持有,这也使得获取一手市场信息资源变得至关重要。仲量联行凭借本土化网络构建起穿透隐性市场的"资源雷达"。近期,仲量联行在买卖双方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与匈牙利当地团队协作,第一时间联系到业主,凭借多年来与业主良好的关系以及对客户需求的精准理解,顺利完成交易。

上述的资源获取能力需与定制化的改造方案结合方能释放价值。以某汽配企业进军欧洲为例,其厂房设计标准远超当地现有物业规格,仲量联行积极协调双方沟通需求,引入多方资源,成功降低客户前期投入。

仲量联行中国区产业与物流服务部总监尹鸿表示:“海外选址模型本质上是通过空间策略实现‘三个重构’——重构供应链响应半径、重构政策红利捕获能力、重构地缘风险防火墙。当选址从‘成本选择题’升级为‘战略生存题’,并以生态视角穿透产业周期,才能在全球博弈中建立不可复制的空间护城河。”

结语:

中企的欧洲拓展战略正从“产品输出”转为“生态扎根”,唯有以“在欧洲、为欧洲”为内核,将地缘政治预判、资源整合与ESG创新植入价值链,方能穿透贸易壁垒,竞逐全球舞台。仲量联行凭借覆盖欧洲的本地团队、量化选址模型及全球政策数据库,持续赋能中国企业精准布局,扬帆海外。

作为全球领先的房地产服务公司,仲量联行的“中国企业出海一站式服务”贯穿出海的各个阶段,帮助企业弥合海外“信息差”、“资源差”、“沟通差”与运营差”,并凭借覆盖全球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泛业务网络和全球视野,助力企业整合市场全景信息,有效管控风险,在海外竞争中取得优势。

如需了解仲量联行中国一站式出海服务,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 尹鸿

仲量联行中国区产业与物流服务部总监

订阅仲量联行“趋势与洞察”

立即订阅仲量联行全球房地产新闻及洞察周报,了解最新趋势。

您的投资愿景是什么?

发现全球投资机会和资金来源。了解我们如何帮助客户实现投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