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当红!数字文创产业如何撬动商业地产新增长?
以成都为例,起底数字文创产业全链澎湃动能
截至2月24日22:00点,《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已达138.07亿人民币,位居全球票房榜第8位。《哪吒2》的“出生地”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而电影中满满的“成都造”元素也将全球视线再次聚焦到蓉城:在电影IP之外,这里也是常年霸榜手游第一的《王者荣耀》的诞生地。以现象级IP为锚点,成都近十年来孵化并吸引了大量数字文娱产业及上下游企业,构建起完备强盛的数字文创产业基础。
2024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超2,800亿元,五年翻倍,对全市GDP贡献率高达12%。文化新业态如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产业前三季度营收1,156.84亿元,同比增长15.4%,经济价值特征显著。
大起底!生产 ➔消费:载体视角下成都数字文创产业链
数字文创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内容创作与开发,中游IP平台传播以及下游IP消费变现。上游内容创作端包含了动漫影视、音乐及游戏的开发制作公司。如《哪吒》系列电影的主创公司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参与电影特效制作的墨境天合成都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及《王者荣耀》的开发团队天美工作室等;中游IP传播主要依托传统媒体(报纸、电视、电影)和新媒体(音乐、短视频、游戏等);下游则聚焦IP终端消费市场,包括潮玩集合店、谷子店等零售场景,以及电竞赛事、演艺活动和漫展等创新线下体验。
内容生产:信息服务行业托底,游戏动漫高速增长
成都信息服务产业基底是文创数字产业蓬勃发展的助力器。据仲量联行统计,成都目前约2,600万平方米全口径的商业及产业办公载体中,科技互联网产业占比高达29.1%,位居首位。人才储备、研发投资为游戏、动漫等数字文创产品创造了丰富的生产要素与成长空间:截至2024年末,全口径办公载体中以数字内容生产为主要环节的企业面积达52.5万平方米;其中游戏占比高达84.2%,而动漫与影视制作占比约为14.6%。
成都游戏产业具有全国范围的市场影响力。从载体看,成都游戏在优质办公载体的总租赁面积达44.3万平方米,紧随软件与通信制造业之后,位居科技互联网大类下二级分类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该行业平均租赁面积为1,252平方米,远超全市单个企业办公承用面积的平均水平(682.2平方米),使得该产业成为办公楼市场的主要需求源和现金流来源。
平台传播:新旧更迭,新媒体赛道弯道超车
从传播环节看,成都传媒行业已成为西部重要文化创意产业支撑,该领域新旧动能更替的特征显著:一方面,传统媒体持续巩固内容生产与传播渠道,为行业发展筑牢根基;另一方面,借力于科技创新能力和城市文化禀赋,成都新媒体赛道近年来在全国保持领先,短视频、微短剧、直播等新兴赛道蓬勃发展,吸引大量创作者和资本涌入,成为全国MCN重要聚集城市。办公楼数据显示,成都新媒体企业的新租需求逐年上扬,截至目前总面积已接近30万平方米。
分布特征:传统媒体以本土媒体集团所在地为聚集核心,区位上看主要分布于市中心-春熙路板块(38.6%)以及金融城-三色路区域(26.1%);新媒体由于其科技属性,仍多聚焦高新南区(84.6%),其余则主要分布于城东-建设路与攀成钢板块。
消费变现:以庞大消费市场为基础,打造多元场景呈现
成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开放文化推动数字文创产业转化流量、稳步扩张。2024年,成都优质零售地产存量突破1,200万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三,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配套的线下消费空间和创新消费场景。截至目前,成都优质零售地产中,文创潮玩类业态面积超10万平方米。伴随动漫谷子、潮玩等品类的热度持续上升,预计此类业态还将在未来继续呈现火热态势。
除传统零售商品卖场外,数字内容的线下体验场景正迎来集中式爆发。以电竞为例,《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显示,成都以15.3%线下赛事数量稳居全国第二,紧随上海。2024年成都成功举办英特尔极限大师赛、英雄联盟季中冠军赛(MSI)等多场顶级电竞赛事,引爆社交媒体。未来,成都还将承办2025年全球电竞峰会和2026年DOTA2国际邀请赛,电竞产业及下游消费的增势喜人。
突破固有思维范式,成都正在实现产业与空间的双向奔赴
数字文创产业的高质量增长,在有效缓解存量资产的去化压力的同时,凭借其文化IP与艺术创新有力推动实体商业地产升级换代,并试验探索全新破局思路:
空间进化论:创意经济驱动下的办公空间新形态
相较其他行业,数字文创企业注重创意与协作,对开放、灵活的办公空间更加青睐。数字文创产业还具有科技产业的办公属性,从24小时空调到VR/AR实验室、直播间、录音棚等,企业普遍要求办公空间具备科技感。因为日常工作与创意、创新相关,员工对办公环境的舒适性、社交性、协作性和文化氛围提出更高要求。企业办公需求反向加速办公产品向灵活化、多元化、个性与协同等多特征趋势转变。
地产新物种:数字文创内容变现催生全新地产形态
IP流量的线下场景变现催生出全新地产产品。从天府红到天府国际动漫城,再到SoReal元界,以电竞综合体、动漫综合体、IP沉浸体验馆为代表的新型业态以及新型零售载体频繁亮相,有效解决了项目空置,并推动了商业空间灵活化与场景化改造,最终实现流量吸引与盈利能力的双向提升。突破传统固定业态配比模式,这种 “内容+空间” 的创新模式,正在成为商业地产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土地基因重组:都市存量空间的经济性改造
文创企业倾向于选址于文化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核心商务区或老城区,但由于承租能力有限、空间需求独特,难以在传统办公楼中觅得适宜的空间,因此变相推动了核心地段存量空间的功能性改造。仲量联行统计显示,目前,成都优质文创园区办公存量达108万平方米,其中超70%由老旧厂房或事业单位楼宇改造而来;市场表现上,供需关系均衡,使该类资产在当前周期下保持较低空置率和稳健租金水平。
结语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 “魔童”宣言或许也与当代地产人有所共鸣。当存量时代撞上周期困境,经济韧性筑底,产业升维突围。数字文创产业不仅是流量入口,更是扩大城市载体空间价值的关键。成都商业地产的“破局点” 或正藏在 “数字内容生产-传播推广-消费转化” 的产业链闭环中。以数字文创产业链发展为牵引,用人文诉求与IP场景重塑城市空间格局,这座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正以文创为笔,书写着属于地产人的“哪吒”传奇。
多年来,仲量联行全面覆盖产业研究及规划、片区产业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产业招商等专业服务领域。面向全国各级城市及重点产业发展区域,结合覆盖多维产业视角的大数据平台,仲量联行助力地方政府、区域城市综合运营商及企业端等产业链各环节参与方,在锚定产业发展机遇 实现产业链完善与协同发展、应对产业招引挑战等多个领域形成有效解决方案,不断助推中国新质生产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