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超高层建筑物业管理
仲量联行高品质的物业管理服务将为超高层建筑打造优质的社区公共空间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加速扩张、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一幢幢摩天大楼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城市的核心地段或商务新区。据统计,全世界60%以上的超高层建筑都位于中国,尽管这些项目对物业管理水平的要求非常高,但由于其中大多数均是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开发商和投资者仍然乐于掷重金建造并维护此类资产。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转而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房地产在经济运行中的定位也将发生变化,摩天大楼的建设热潮或将逐步冷却,超高层建筑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而随之而来的许多新特点、新问题、新挑战将给超高层建筑的物业管理工作者带来新的思考。
作为隶属于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设施设备技术委员会的超高层建筑专业工作组的专业组员,仲量联行华北区物业与资产管理部总监李从越先生近日就新发展阶段的超高层建筑物业管理分享了他的看法。
限建时代
垂直社区更注重互动氛围
去年5月,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通知,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此令一出,业内普遍认为超高层建筑将因此“踩刹车”,项目价值恐怕将不再像以前那样“节节高升”。然而,当“绝对高度”已经不是业主追求的重点和项目入市的“最大卖点”,高品质物业管理的重要性就将愈发凸显。
大多数超高层建筑都是集办公、零售、酒店、高端住宅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综合体,通过场所营造来增进社区氛围,让其成为人们愿意生活、工作和娱乐的目的地是物业管理工作的首要课题。
社区互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仲量联行受托管理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白玉兰广场和北京启皓中心等项目,长期以来都鼓励企业租户、来访者甚至周边居民积极走进并驻足项目中庭、户外广场、空中大堂和观景台,参与各类娱乐、社交、展览和艺术活动,如此这般精心策划、与众不同的体验,已经有力地帮助这些项目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实现长期保值增值的目标。
智慧时代
房地产科技产品大力提升物管效能
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驱动产业升级“不二法门”的今天,科技赋能房地产已经是大势所趋。设施设备复杂、人流货流交织、意外情况易发……超高层建筑的物业管理工作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一点恰恰证明:摩天大楼是引入房地产科技产品、实践智慧物管的最佳场所之一。
从依靠传感器技术监测楼宇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照明等情况发现设施设备运行故障的监控系统,到便于物业管理团队收集和分析租赁、能耗、财务、工程等多方面数据的分析平台;从承担运送物品和打扫清洁等任务的机器人,到能够敏锐察觉数十种异常情况的人工智能算法……
仲量联行研发的多款房地产科技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众多地标性建筑,为超高层物业管理拉开了科技变革的序幕。
公共卫生新时代
非常举措将常态化确保项目安全
毋庸置疑,房地产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尤其是对于人员流动量大且频繁、密集的超高层建筑来说,一旦暴露于疫情风险当中,无论业主还是租户,往往都要承担经济和声誉等多方面的损失,更不要说最重要的人员健康问题。因此,在未来疫情防控已经不可避免地将要进入常态化阶段之时,对公共卫生安全的追求给物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仲量联行管理的天津津汇广场为例,除了设置红外线测温仪和医用消毒设备,查验访客健康码并提供口罩等防护装备外,为搭乘高区和低区电梯的人员安排相互隔离的动线,为到岗时间不同的租户和员工发放颜色不同的上班卡进行分流等举措很大程度上也将保留下来,成为新的行业范例。
未来,随着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进入新阶段,在一、二线城市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很难得到根本解决的背景下,虽然面临一些规划建设上的限制,但超高层建筑仍将是备受业主和企业租户青睐的资产。而专业物业管理顾问公司能够将国际视野、技术优势和先进经验通过咨询或全面委托等形式分享给业主方,助力项目运营团队精准把握客户需求,锐意创新,从而借助有温度、有智慧、高品质的物业管理服务将超高层建筑打造成为优质的社区公共空间,最终实现价值提升。
超高层建筑专业工作组
2020年7月,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设施设备技术委员会全体大会审议通过,正式成立“超高层建筑专业工作组”。超高层建筑专业工作组旨在打造“高屋建瓴 云端论道”高端论坛,编撰《超高层建筑设施设备管理指南》,以专业培训、行业研究、标准认证、专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凝聚中国的超高层建筑及中国前沿的专业人士资源,构建超高层建筑管理知识体系、教育培训体系、标准认证体系、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切实提升中国超高层建筑的运营管理水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水平,通过提升服务效率、提高楼宇资产价值、降低资产管理成本、实现楼宇全生命周期的绿色高效运行,持续赋予楼宇活力和生命力,最终促进物业管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