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2030目的地:全球城市应对旅游增长能力综合指数》报告

仲量联行与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联手发布

2019年 08月 15日

10年后的旅游业市场将会变化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面对这些可能,全球旅游城市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增长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投资市场做好准备了吗?

近日,仲量联行联合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发布了《2030目的地:全球城市应对旅游增长能力综合指数》报告(Destination 2030:Global Cities’ Readiness For Tourism Growth)。报告覆盖了全球50个旅游城市,通过设定75个分析指标,以评估这些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应对旅游业高度增长的准备程度。

WTT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Gloria Guevara表示:“旅游业在一个城市的经济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促进GDP增长,并带来就业机会。同时,如管理得当,强大的游客经济也能促进城市繁荣,它能令城市更具多样性,并能带动服务业的发展。这份指数报告,能帮助城市规划专家、投资者、房地产开发商以及旅游公司评估全球50个知名城市在2030年前对未来预期旅游量的准备情况。”

五大市场分类

报告通过综合指标分析,将这50个城市共分为五种市场类型,分别是曙光市场、新兴市场、平衡市场、成熟市场和驱动市场。

曙光市场:拥有新兴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业逐步增长,游客密度较低但有成长潜力。

新兴市场:拥有新兴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业发展势头所引发的增长压力初现端倪。

平衡市场:商务出行占比更高,同时也具备较高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业增长潜力。

成熟市场:拥有强大的休闲或商务旅行的动力,以及既定的旅游基础设施,未来有出现与访客量、基础设施或活动相关压力的风险。

驱动市场:由休闲旅游和成熟的旅游基础设施驱动,具有高增长势头。然而,这些城市正面临着旅客数量与所需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产品多样性需求带来的压力。

多元发展,中国内地三城未来可期

报告中提及了三个中国内地旅游目的地城市,并将它们归类为北京(平衡市场)、上海(平衡市场)以及成都(曙光市场)。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和金融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同时,这两个城市备受大型知名企业的青睐,这些企业的纷纷落户也为其带来大量的旅游市场需求。

北京政府非常注意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城内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胡同和四合院,是无法复制的“城市名片”。多年来,当地政府部门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经费,来规划胡同保护区以及对四合院进行修缮和改造等。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对老城区原住民们采用合理的回迁措施等,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京味京韵,使这张“城市名片”永不褪色。

上海近年来为给游客带来多元化的体验而做出各种尝试。例如这个夏天,除了游客们在白天传统的旅游消费之外,上海设立了一批“24小时影院”、“24小时书店”,以及推出了14家博物馆的夜游项目试点,推动上海“文化夜市”的建设,致力将“不夜城”以不同形式呈现到大众视野中。

处于“曙光阶段”的成都旅游业具有很好的潜力和上升趋势。成都紧紧抓住“熊猫、美食、休闲、绿道”四大主题打造自己的城市旅游品牌,加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休闲带和天府绿道游憩带等旅游项目的规划建设,同时依托现有优质旅游资源,比如武侯祠、大熊猫基地和都江堰等,引进了许多文旅项目,多维度发展旅游经济。

仲量联行中国区酒店及旅游地产投资咨询部副总裁陈玲玮表示:“虽然当今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投资人会更关心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城市可通过制定促进可持续增长的政策,维持供需平衡,以确保其未来竞争力。”

点击下载 :

https://www.joneslanglasalle.com.cn/en/industries/hotels-and-hospitality/destination-2030

了解更多?联系我们的专家团队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