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联行:战略新兴产业助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稳健发展
仲量联行华东区董事总经理吴允燊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新的增长引擎。
2019年12月11日,上海——近日,中央正式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全面提速的新阶段。仲量联行华东区董事总经理吴允燊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新的增长引擎。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既可以对当前调整产业结构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可以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的稳健发展。”
仲量联行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是未来中长期内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就战略新兴产业的地理布局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具备极好的发展基础。就区域经济基础而言,长久以来,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情况良好,经济的外溢效应相比虹吸效应对于协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相对更为有利。除此之外,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还需要关注营商环境、开放程度、金融支持、人才基数,交通连通性等。”
不同于传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采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模式,其生产要素更依赖于研发、数据、资本及人才。战略新兴产业更偏向于创新链赋能发展模式,即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围绕产业重大应用和关键技术突破,形成从创意的产生到商业化生产销售整个过程的链状结构。
驱动方式以及生产要素的变化也对城市管理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吴允燊进一步表示,长三角一体化的顶层设计,是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市场创新红利,引导创新要素在区域间自然流动,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仲量联行中国区研究部总监姚耀指出:“在未来的长三角城市群内,中心城市将不会只是虹吸资源和人口的“黑洞”,而将和周边地区形成“对流”,生产要素将得到更好的配置,效率会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将健康成长。“
在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的物业载体上,有两个点是重中之重,缺一不可。首先,土地、物业的规划需要考虑到战略新兴产业的生态体系。第二,所在行业内人的需求。具体来说,仅仅是一个以传统工业驱动的制造或研发物业载体空间设计远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比如空间设计需要更多的针对激发创造性的小型及初创类企业的孵化器空间,以及预留出金融类企业的办公空间等;同时,考量企业需求的重要性有时候要超过供应方面的设计。
展望未来的长三角区域发展,仲量联行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会点之一:局部区域间的产业规划雷同,竞争加剧
目前,长三角区域内的部分城市、区县存在招商引资的“倾斜式”竞争,相继以过于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商或大型企业的投资。同时,区域内一些城市间产业规划趋同现象也较为突出。投资企业希望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是产业规划协同互补,投资政策一目了然,长三角相关的各个区域从自己有一定基础和支撑的产业上错位发展,规划有可操作性的产业定位和延伸的战略新兴产业,培育该产业的核心人才。
机会点之二:“软环境”提升更加重要
“软环境”与营商环境非常相似。政策的透明度、政策的前瞻性和一致性、鼓励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精准的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政策至关重要。随着长三角区域软环境的整体打造和提升,让跨国大企业和创新创业的初创型企业都在这里找的到长期发展的空间和市场,以商招商,共谋发展,把长三角区域作为创业干事,安家落户的首选区域,形成一个有机、良性的生态环境。
近期,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要打造这一示范区,仲量联行中国区战略顾问部总监徐岱雄认为可从以下三点进行:
- 政策细则落地:对有意愿扎根一体化示范区发展的企业,区域发展的要素流动、招商引资、规划管理等创新制度细则需尽快落地。
- 市场主体参与:建立包括企业、高校、研究院等更多社会主体参与的专家智库委员会,为示范区产业导入和发展模式建言献策。
- 城市管理创新:积极探索“大城区管理”创新模式,为生态友好型的空间发展规划及跨区域一体化管理服务机制构建提供支撑。
关于仲量联行
仲量联行(纽交所交易代码:JLL)是全球领先的房地产专业服务和投资管理公司。我们始终致力于房地产领域的持续创新;不断创造机遇,打造理想空间,实现价值回报以成就商业及个人愿景。从而,为我们的客户、员工和社会创建一个更美好的明天。仲量联行是《财富》500强企业,截至2019年9月30日,仲量联行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员工总数超过93,000人,2018财政年度收入达163亿美元。JLL是仲量联行的品牌名称以及注册商标。更多信息请浏览www.j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