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迎来北京数据中心“投资热”
2020年11月16日,北京——在近期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坚持建设“数字中国”成为热议话题。从今年以来,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频繁推出,数字化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这其中,数据中心作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发展的关键载体,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
仲量联行华北区研究部总监米阳表示:“自疫情以来,数据中心的价值与作用就已充分显现,短视频、直播、游戏等行业爆发式增长,远程办公、远程协作等工作模式转变导致线上数据量激增,客户需求规模量级大幅增加。在政策红利的不断加持下,数据中心不仅迎来了建设高潮,也推动了其投资热度的迅速蹿升。”
数据中心投资热度攀升,北京成交集中涌现
2020年第三季度多个数据中心物业在京成交,包括鹏博士的资产包和万国数据(GDS)购入的数个现有及未来项目。其中,鹏博士以23亿元人民币总价转让其数据中心资产包,但仍继续运营和管理标的资产相关的数据中心业务,以此聚焦主业、盘活资产,由自建自营模式转型轻资产战略。
与此同时,万国数据(GDS)也积极在京布局,三季度在顺义完成收购三个数据中心物业,均已满租或完成预租,由内资短视频企业和IT巨头承租。此外,万国数据也与中信产业基金合资收购位于通州的数据中心在建地块。该项目总面积约21,000平方米,为市场中的稀缺资源。尽管该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和2023年方能分期入市,但也已与大型企业开始洽谈整租事宜。
今年多家投资机构积极配置数据中心资产。随着内资IT企业不断崛起、持续扩张,数据流量呈爆发式增长,引领数据中心终端需求保持强劲。与此同时,一线城市投建营运监管趋严、审批门槛高,北京等城市数据中心供应和资源稀缺。因此,更多第三方运营商和投资人高度关注在一线城市的数据中心资产布局,希望尽早登上这一班价值增长的“快车”,占据有利席位。
中国数据中心市场持续高速发展,或进入新一轮爆发期
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以及云计算的发展带动了中国数据中心行业的快速成长。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562.5亿元,同比增长27.2%,远高于世界11%的平均水平。尽管我国的数据中心行业起步较晚,但市场增长潜力十足,2022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200亿元,市场或将进入新一轮爆发期。
区域市场层面,中国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市场已逐渐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为代表的城市群发展格局,这些地区因人口及互联网用户密度高,互联网、云计算等企业、政企用户数量大,对于数据中心业务的需求也最为旺盛。因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数据资源最为集中,上架率超过六成。近年来,受限于能耗指标管控、土地资源紧缺,数据中心建设呈现从北、上、广、深向环一线城市扩散的趋势。此外,中西部地区受益于能源丰富、建设租金成本低等优势,数据中心规模整体建设规模增长较快。
北京IT行业快速扩张,或带动数据中心市场继续扩容
尽管受到能耗额度、土地供应和政策监管的限制,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数据中心供应紧张,但随着数字化转型及5G移动技术的深入推动,数据中心作为海量数据的承载实体将持续发展。需求的集聚促使万国数据、世纪互联等头部供应商持续布局一线及周边地区。
近年来,北京IT行业扩张势头尤为强劲。2019年,IT业已经超过金融行业,成为北京甲级办公楼最主要的租赁需求来源。5G时代所带来的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将驱动数据中心市场进一步快速发展,疫情期间获益的在线视频、游戏等行业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或将进一步增长,而IT头部企业也将持续释放强劲需求。
由于北京市城六区范围内禁止新建和扩建数据中心,北京IT行业的蓬勃发展推动数据中心向北京郊区和环京周边区域外溢,而河北等多地纷纷出台吸引数据中心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推动周边地区数据中心规模的大幅增长。据相关机构报导,截至今年3月底,北京周边地区数据中心投运机柜达17.35万个、在建机柜达32.55万个、规划机柜27.62万个,共计77.53万个,体量巨大。
“数据中心受政策支持,及其市场发展空间大、现金流稳定的特点,未来在北京及周边市场将进一步供不应求。但其本身作为资本密集型、管理密集型以及高技术门槛行业,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在房地产投资中也仍处于新兴领域的起步阶段。因此,深入了解市场基本面、自身运营能力以及当地监管法规对相关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米阳总结道。
更多阅读:数据中心行业的运营与租赁模式
从外观形态来看,数据中心与商业地产其他物业类似,依旧是一栋提供空间用于出租的房产。但有别于传统的商办住宅项目,数据中心存放的是服务器等高精尖设备,对于能源供应、带宽、安全性等方面有诸多要求,其在建造与运营方面也更为专业化,因此对于投资者存在一定的准入壁垒。
从运营方而言,数据中心可以分为企业数据中心(EDC)和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基本可以理解为业务自用和有偿服务两类。其中,IDC服务提供商分为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运营商。中国的IDC市场由三大电信运营商主导,三者的市场份额占比超过60%。而近年来,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迅速崛起。他们多以长期租赁的方式获取物业,并自行建设基础设施。第三方运营商的龙头效应显著,头部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它们可以同时引进多家运营商的带宽资源,市场口碑好、服务质量优、产品种类丰富、定制化能力强。
从需求端而言,云端服务业供应商、互联网企业是拉动市场规模的主要驱动力。此外,政府及金融机构的需求活跃,医疗、零售等企业IT功能外包需求亦稳定增长。与此同时,该市场租赁经营的稳定性很高。由于前期投资成本、搬迁的工程和时间成本较高,因此租户的续租率高,而服务商长期运营租赁可以确保稳定的收益。另外,维护保养、网络接入、软硬件的租借和管理等增值服务也可以为服务提供商带来额外收入。第三方数据中心的租赁模式主要分为批发型和零售型。
数据中心市场主要租赁模式
租赁模式 | 批发型 | 零售型 |
---|---|---|
租赁特征 | 租户承租专用的、完全建成的数据中心空间;设备、管理和支持资源均由租户自行提供 | 面向中小型互联网公司、一般企业等客户(均为最终用户)提供相对标准化的服务器托管服务及网络带宽服务 |
租金影响因素 | 区域位置、数据中心建造等级、数据中心配套设施等 | 区域位置、机房等级、网络线路、电力容量、带宽、IP地址数量等 |
资料来源:仲量联行研究部
关于仲量联行
仲量联行(纽交所交易代码:JLL)是全球领先的房地产专业服务和投资管理公司。凭借行业领先的科技应用,我们始终致力于为客户、员工和社群创造机遇、打造理想空间、提供可持续的房地产解决方案;并不断重塑房地产未来,创造更美好明天。仲量联行是《财富》500强企业,截至2020年3月31日,仲量联行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员工总数超过94,000人,2019财政年度收入达180亿美元。JLL是仲量联行的品牌名称以及注册商标。更多信息请浏览www.j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