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新闻

“隐形冠军”企业将成为区域产业向“智造”转型的新增长点

2021年 01月 06日

2021年1月6日,北京——随着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各级政府都在聚焦如何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实施产业升级。仲量联行(纽交所代码:JLL)认为,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明确战略的“隐形冠军”企业可以赋能区域产业链价值,引导行业变革及创新,打造区域竞争优势,这些企业应该成为下一步各大城市产业招商的重点对象。

“隐形冠军”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是指那些不为公众所熟知,却在某个细分行业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且其产品、服务难以被超越和模仿的中小型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往往生产的不是终端消费品,而是最终消费品相关的关键零件、重要设备、核心原料。仲量联行中国区工业地产部制造业总监尹鸿提到,这些企业“隐形”在大众消费者所熟知品牌的供应端,不为消费者直观所见,却创造着惊人的产值。这些企业在自己的所属领域有着深刻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仅指其数一数二的市场份额,还体现在对行业变革创新方向的引导。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2,700余家“隐形冠军”企业中,德国拥有1,300余家,位居第一,美国有366家,日本有220家,中国进入“隐形冠军” 行列的本土企业不足70家。但因其行业影响力和产业聚合能力,国内已有许多地区开始重视和挖掘这些高价值企业。

"隐形冠军"企业主要国别分布及数量

数据来源:据公开数据整理

“隐形冠军”企业已经成为各大城市产业招商的新重点。比如,有着“中国德企之乡”之称的江苏省太仓市,作为长三角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已有300余家德国企业在此落户,其中就包含了50多家“隐形冠军”企业。而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成都,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301家落户,并形成了较大程度上的产业聚集。仲量联行华西区工业地产部总监尤鹏伟认为,“对‘隐形冠军’企业的招引在成都的产业提质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西安、重庆这样内陆工业发展有优势的城市,‘隐形冠军’企业的落户无疑也能促进产业链结构性升级,同时进一步推动城市产业功能区协同发展。”

关注“隐形冠军”企业的招引,应将城市禀赋、产业优势和企业需求深度融合。仲量联行认为,城市和区域政府吸引“隐形冠军”企业落户,应建立强大的消费群、技术和人才储备、增强城市的区域辐射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以进一步形成龙头企业的聚集效应。

一、人口、消费和人才基础

强大的城市消费人口基数加上强劲的消费意愿,是支撑城市消费型行业高速发展的最大动力源,而消费型行业里的优质企业,其产业链上下游端都存在这大量“隐形冠军”企业的发展机会。同时,因为“隐形冠军”企业在技术领先,行业创新上一直都走在行业前端,因此其对产业人才的需求表现得更为突出,优质高校聚集的城市为此类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基础,也是“隐形冠军”企业落户城市的重点考量要素。

二、区域影响力、交通枢纽及产业基础

区域级中心城市在“隐形冠军”企业招引的舞台上具备先天优势,城市的区域辐射能力,为“隐形冠军”企业提供了广泛的订单需求基础,市场需求可以反向推动隐形冠军企业的入驻。同时,区域核心城市便捷而多通道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成为隐形冠军企业落位的基本前置条件。区域级中心城市更有可能辐射周边城市,推动城市圈产业基础提升,这也是吸引“隐形冠军”企业的加分项。

三、城市龙头企业的聚集效应

目前,国内大型城市均已进入产业结构性升级加速发展的阶段,且已有大量龙头企业入驻并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协同带动作用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对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在龙头企业的聚集效应下,其上下游产业链将被带动发展,而这些上下游行业中往往藏匿着“隐形冠军”企业。

以成都为例,成都一直非常关注对龙头企业的招引,目前成都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位居全国第四。仅在汽车产业集聚的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就已聚集了30余家汽车行业500强公司,这些龙头企业的落户也吸引了多家“隐形冠军”企业的入驻。

“除了关注‘大而全’的龙头企业,‘小而美’的‘隐形冠军’企业的招引将成为城市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隐形冠军’企业对培育经济新动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代表着全球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由‘制造’转为‘智造’的发展趋势。”尹鸿补充道。


关于仲量联行

​仲量联行(纽交所交易代码:JLL)是全球领先的房地产专业服务和投资管理公司。凭借行业领先的科技应用,我们始终致力于为客户、员工和社群创造机遇、打造理想空间、提供可持续的房地产解决方案;并不断重塑房地产未来,创造更美好明天。仲量联行是《财富》500强企业,截至2020年3月31日,仲量联行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员工总数超过94,000人,2019财政年度收入达180亿美元。JLL是仲量联行的品牌名称以及注册商标。更多信息请浏览 www.j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