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江城已复航,酒店业的复苏还远吗?

国内酒店业隐现复苏萌芽

2020年 04月 23日

2020年注定是特别的一年,对于酒店行业而言也将是“关键之年”。相比多数行业来讲,旅游、酒店及餐饮行业一直以来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敏感度是极高的,受到的影响也是更大的。此次疫情不仅很大程度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标准,也深刻推动了市场对于酒店投资的再思考。

仲量联行通过对比非典疫情对酒店行业周期的影响,结合考虑新冠疫情特点、两次疫情期间的防控差异以及本次疫情下更加全面的应对策略及经济振兴举措等因素,对行业影响周期进行预测,助力各方参与者共同为市场恢复做好必要准备。

回看2003年,住宿业回暖周期超过1年;餐饮业恢复较快,并伴随短暂的报复性消费特征

1)疫情对旅游、酒店及餐饮行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2)旅游业收入受疫情影响大,完整回暖周期超过一年

  • 旅游业总收入下滑明显,旅游收入增速恢复到疫情前稳定状态大约在2004年下半年。2003年受到疫情影响,旅游业收入下滑近16%,旅游业收入增速恢复呈现明显波动,并于2004年底逐步稳定。
  • 完整回暖周期超过一年,疫情结束后中短期需求低迷,旅游市场信心不足。旅游业收入随疫情出现明显负增长,第二季度同比下滑近50%。第三季度随着疫情的好转,旅游收入跌幅有所收窄,2003年底旅游收入下跌停止。2004年收入增长呈现明显波动,并于下半年逐步恢复平稳,回暖周期超过一年。

3)疫情过后酒店业需求恢复周期约在一年左右,分为低迷期及快速回暖期两个阶段

  • 阶段一 市场需求增长低迷期:非典疫情对酒店住宿业上游行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出现约5个月的需求低迷期,市场需求负增长逐步停止。在疫情结束的中短期内,旅游业仍处于负增长时期,伴随生产恢复,商务需求恢复相对较早。
  • 阶段二 市场需求快速回暖期: 随着疫情结束后的时间推移,旅游市场恢复加快,逐步实现全行业恢复,市场对酒店消费重拾信心,出现约7个月的需求快速回暖期。2004年的第一个黄金周期间,酒店市场需求增长同比上升超300%,之后需求增速逐步回归平稳,完成行业周期性回暖。

4)餐饮业需求恢复较快,并出现短暂的报复性消费

由于住宿业回暖会经过低迷期,整体回暖周期较长。住宿餐饮业收入折线趋势受餐饮业影响更明显。

  • 餐饮业需求恢复较快。受疫情影响,2003年第二季度增速环比第一季度下滑3.6%。在疫情结束的第三季度,需求增长率飙升至近17% (此时酒店业仍处于恢复低迷期),增速环比二季度上升近10个百分点。
  • 餐饮业可能存在报复性消费。在2003年疫情过后的第三季度,可能存在餐饮报复性消费特征。
输入病例影响及防控措施的常态化趋势,可能延长酒店市场需求回暖周期,预计最长可达8-12个月

为应对输入性病例风险的增加,境内防控措施更加灵活多变,一线门户城市防控措施不松懈,并呈现一定常态化趋势,国内旅游消费、商务等需求恢复取决于疫情走势及防控措施变化双重因素的影响,整体需求恢复速度受到约束同时,为防止输入病例而加强的入境管理,也导致出口贸易类及全球类会议需求进一步收缩,延长恢复周期。

1)餐饮业需求恢复较快,疫情得以控制后或伴有短暂的报复性消费特征

2)酒店住宿业回暖完整周期预计可达8-12个月,并可能经历低迷期及快速回暖期两个阶段;一线城市由于需求多样性强,管控措施弱化后市场恢复速度可能更快

酒店行业应对之道——扬长避短,拓宽经营渠道,升级服务,融入更多科技元素,捕捉疫情防控下的需求变化机遇

关注优先回暖的市内餐饮消费,跨界融合突出酒店特色

针对餐饮回暖周期短及可能伴随报复性消费的这一特点,建议酒店可展开与老字号商家或其他网红店的跨界融合,充分结合网红品牌流量效应和酒店餐饮高品质的特点,推出附加值更高的高品质特色餐饮产品,同时可通过线上平台直播等营销方式加速推广。餐饮外卖方面,建议增设外卖档口,同时供应符合国人饮食习惯的外带食物,如卤味、烧味等平价亲民食品,多元化收入渠道;在饮品方面,建议酒店进一步创新,推出有益于身体的抗疫健康饮品。

关注市内或省内短途游客群,捕捉疫情防控期间需求变化带来的机会

针对当前仍相对较为严格的省际交通管控,建议市郊的度假型酒店可针对周末家庭亲子游推出一系列活动,如提前预售周末房券,锁定酒店入住率,制定灵活的市场策略。同时,为响应减少密闭空间聚集的政策,建议酒店推出一些入住附赠户外亲子活动,如远足、野炊及手工陶艺等特色活动,在充分遵守防疫政策的基础上,增强趣味性。此外,健身及水疗等市场需求在疫情期间受到持续抑制,酒店运营方需进一步挖掘客户需求,如推出安心、低密的预约制的私教健身课,或户外特训等活动。

升级智能化无人服务,优化线上管理系统,提升入住体验

疫情的影响加速了酒店智能化的进程,智能机器人的“无接触服务”受到了越来越多酒店企业的关注与应用。多家酒店在疫情期间推出包括远程自助办理入驻、零秒退房、机器人送餐及送达客房物品等“无接触服务”,同时加配新风系统、空气净化器、消毒喷雾等客房设施,这些服务在疫情期间极大的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在未来也将成为品质酒店服务的“标配”。“无接触服务”的广泛应用也带动了酒店线上管理的进一步完善,与线上支付平台、小程序等合作实现的刷脸住、扫码住、免押住等便捷渠道,也将会在疫情后逐步常态化。

展望未来,酒店智能化服务进程可能由于此次疫情的影响,按下加速键。在保证传统服务品质的前提下,智能化、科技化元素将成为未来提升酒店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酒店投资市场——长期来看投资者仍将保持对酒店市场的投资信心

新冠疫情可能在短期内影响投资者对于酒店市场的信心,但从长期来看,投资活跃度将逐步回升,主要原因如下:

不良酒店资产交易活跃度提升

由于部分酒店持续数月关停,市场恢复周期存在延长可能性, 更多的酒店业主可能即将面临现金流不足的问题,甚至触发债务违约风险,导致抵押资产清算。同时,目前仍具备投资实力的私募股权基金在当前环境下转向机会型投资策略,在大类资产中优先选择配置不良资产。因此,我们预计不良酒店资产交易活跃度在今年将提升。然而,伴随央行各类金融政策推出以及政府专项措施实行,我们预计此类不良资产出现的窗口期将很短。

公寓市场投资热度上升

受疫情期间出行限制的影响,酒店客房空置率攀升,收益显著下降。相比之下,以长期合约为主的长租公寓和服务式公寓则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出其较强的市场承压能力。长租公寓和服务式公寓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的回报,同时,疫情过后短租客源的回归也将助力公寓市场的业绩回暖。因此,我们预计将有更多的投资者将目光聚焦到这一资产类别上。

内需仍将持续提振中国酒店市场

2019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超60亿,而入境旅游人次仅为3亿。国内旅游需求已远超入境旅游需求,成为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受全球疫情影响,大多数国家都处于入境管制状态,且何时重新开放边境尚不明确。因此,相较其他入境旅游需求占主导的市场,内需驱动的中国酒店市场的恢复速度相对更加迅速。这一契机也将使得更多寻求多元化资产配置的投资者关注中国酒店资产,进而获得进入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的机会。

“战疫”专题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