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2025年三季度,国内消费需求有序释放,为物流仓储市场提供一定支撑。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逐月改善,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7.2%,反映终端消费持续恢复。

上半年仓储需求表现较好的升级类消费品(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等),在第三季度销售额继续保持较高增速。相关企业为应对年末购物季提前布局,推动仓储需求向下半年延伸,支撑国内电商平台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对高标仓的需求。尽管部分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因全球战略调整,放缓了国内仓储需求扩张节奏,但内需回暖与企业降本增效驱动的搬迁需求,共同推动市场延续温和修复进程。

三季度,全国物流地产市场整体供应规模明显收窄,但新增供应呈现区域性集中,各城市供应节奏差异导致空置率表现分化。受新增需求偏弱影响,项目间竞争有所加剧,市场租金调整持续。当前市场仍处于消化存量与结构性调整阶段,部分城市面临短期空置率压力,业主普遍通过灵活租赁策略加快去化,为后续需求释放创造条件。

降本搬迁与内需回暖支撑市场温和修复

2025年三季度,中国物流仓储市场延续温和修复趋势。在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下,国内消费温和回暖,带动国内电商平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储需求逐步回升;同时,部分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因全球战略调整,对国内仓储扩张趋于审慎。受限于新增需求整体偏弱,企业出于降本目的的搬迁需求仍是当前租赁市场的重要支撑。仲量联行追踪的主要物流市场数据显示,本季度净吸纳量约123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明显收缩;其中,昆山和嘉兴表现相对活跃,单季净吸纳量均超过20万平方米。

区域市场呈现显著分化的需求特征:华北地区租赁活跃度较上半年有所放缓,租赁活动由企业降本驱动的搬迁需求主导;华东地区整体需求保持稳定,租户活动仍以成本优化为主要导向;华南地区需求以国内电商平台、第三方物流和城市零售企业为主;华西地区需求持续活跃,数码家电零售、白酒及快递快运企业共同支撑增量仓储需求。

图表

供应压力整体趋缓,区域分化态势延续

2025年第三季度,全国物流地产新增供应约1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逾40%,整体供应节奏放缓。但新增供应呈现区域性集中,市场分化显著:上海单季新增供应超30万平方米,短期空置压力仍在高位;广州东莞面临阶段性供应压力,空置率有所抬升;而成都虽维持稳定供应节奏,但得益于稳健的仓储需求,空置率保持在个位数低位。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市场条件下,已有个别开发商因去化与运营压力,适度推迟项目竣工或调整后续开发计划,进一步缓解了短期内的新增供应压力。

图表

展望未来,全国物流地产供应端整体将趋于平稳,但区域分化将持续显现:华南地区及北京已进入供应释放周期,而华东地区与华西地区的供应压力则相对可控。在有效需求释放节奏相对缓慢的背景下,新增供应集中入市的地区去化周期预计将延长,整体空置水平或将阶段性上行。

图表

租金调整持续深化,业主灵活应对支撑市场修复

2025年三季度,受新增需求偏弱影响,全国物流地产租金整体延续下行调整趋势。项目间竞争激烈,促使业主对租金策略更趋灵活:一方面,新入市项目普遍注重定价竞争力;另一方面,存量业主在租金谈判中展现出更高灵活性,如降价续租或在合同期内提供租金优惠。

仲量联行监测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国主要物流城市租金同比全部录得负增长。其中,华北地区的廊坊、天津,以及华东地区的常熟、嘉兴、太仓、上海、昆山和苏州租金调整幅度相对明显,同比降幅均超15%;华南和华西地区租金跌幅相对温和,特别是华西地区租金跌幅较前期显著收窄。

短期内,中国物流仓储市场仍将处于温和修复阶段。在整体需求复苏节奏偏缓、企业租赁策略趋于谨慎的背景下,项目间竞争压力不减,租金或延续下行态势。不过,当前的租金调整正逐步提升市场性价比,有望促使部分租户以接近原有非高标仓水平的租金,实现向高标仓升级,从而带动市场活跃度回升。中长期来看,随着新增供应压力持续缓释、消费市场稳步复苏,叠加制造业对高标准仓储空间的需求稳步释放,部分核心城市租金有望于2026年底率先企稳并温和回升。

图表

点击此处下载报告

如需了解更多仲量联行相关服务,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