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联行《2025亚太区装修成本指南》体现了该区域的多元市场特色,从以科技驱动的新加坡与韩国市场,到以制造业见长的中国与越南,再到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印度和菲律宾。可持续发展和智能科技趋势正在重塑本指南所覆盖的 14 个市场、27 个城市的办公空间设计。
本指南深入分析了区域趋势、成本结构、成本驱动因素、各市场洞察及未来展望,旨在为行业从业者提供所需的知识与前瞻洞察,助力其应对亚太区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装修市场。
放眼2025年,亚太区正处于关键转折点,全球贸易关系紧张加剧,政策环境不断演变,使整体经济前景更趋不确定。本报告基于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进行成本测算,但鉴于贸易环境变化迅速,并在区域内产生连锁反应,当前价格或将与报告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建议持续关注市场动态。
洞察速览
可持续发展需求持续增长 - 72%的仲量联行成本管理负责人指出,市场对可持续装修的需求不断上升。日益严格的可持续性要求正在对装修成本形成上行压力。尽管前期投入较高,企业普遍将其视为一项长期价值的战略性投资,以兑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承诺,提升运营效率,并增强组织韧性。
亚太区成本上涨驱动因素 - 过去12个月,亚太区大部分市场的装修成本持续上涨,主要受通胀、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数据显示,64%的亚太区市场出现材料成本上升,43%的市场面临劳动力短缺的情况。
本地化策略缓解全球不确定性 - 面对持续的通胀压力,建造行业正通过本地化供应链方案不断调整,以有效应对全球经济逆风因素,并减缓成本压力。其中,价值工程、技术规范细化和本地采购等方式正日益成为关键策略,有助于应对汇率波动、供应链中断,以及因关税变化引发的成本不确定性风险,进一步增强项目成本的可控性。
“追求高品质空间”成为市场主流 - 企业正优先加大对高品质办公空间的投入,聚焦先进技术配置与健康福祉功能。这一趋势主要由几项因素推动,包括人才吸引与保留、员工期望的变化,以及企业对品牌形象与设计一致性的追求。打造富有创新性、以员工为中心的办公空间,已成为提升员工体验与企业文化的战略投资,体现了优质办公环境在实现长期价值中的重要作用。
亚太区平均装修成本区间
亚太区各市场的平均装修成本存在显著差异,受本地市场特性、劳动力成本及法规等因素影响。 日本、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成本位居亚太区前列。受汇率影响,印度以美元计算的装修成本相对最低,但以本币计算的价格已较去年有所上涨。亚太地区中等规格、现代式装修风格的办公空间,每平方米装修成本为1,524美元,全球的每平方米平均装修成本则为1,949美元(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该数据未反映近期的市场变化以及对关税影响的预期。
亚太区各城市装修成本差异
深入了解重点城市的装修成本,有助于企业制定房地产组合的资本性支出(CAPEX)计划,并在区域内落实统一的设计标准。为比较各城市间的装修成本差异程度,本指南以香港为基准,计算各城市对应的办公室装修成本指数。
在亚太区各城市中,东京的装修成本最高,几乎与纽约、伦敦等全球金融中心持平。新加坡紧随其后,反映出其作为东南亚重要商业枢纽的地位。成本指数较低的城市包括印度的孟买、德里、班加罗尔,中国内地的天津、广州、成都,以及越南的胡志明市。尽管这些市场的装修成本相对较低,但其中不少城市正在经历快速的建设增长期,整体的成本格局也在不断演变,特别是印度的班加罗尔和海得拉巴等主要科技中心尤为显著。
装修成本及其组成结构在亚太区各市场存在显著差异。在制定预算时,必须综合考虑当地市场的基础建造条件、原材料的供应与价格,以及进口关税等因素。
在亚太区,建造成本工程占总装修成本的比重高达41%,为整体支出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建造成本工程与机电工程(M&E)服务的成本,通常受业主基础建筑条件和租户的设计或工程要求影响最为显著。机电工程—包括暖通空调(HVAC)、电气、消防和不间断电源(UPS)——占总装修成本的21%,为第二大成本组成部分。其费用因各市场办公楼的标准交付状态而异,具体包括是否已配备集成天花、照明、暖通、消防设施及架高地板等。这些配置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后续机电系统的改造范围与成本。安保、影音及综合布线的相关支出逐年上升,占比达16%,反映出亚太区企业对办公空间科技与智能化产品的广泛采用。
家具、配件及设备(FFE)占总装修成本的15%。需特别注意的是,此处所采集的家具、配件及设备的成本数据以进口产品为测算基准,价格会因不同市场的规格、进口关税和税收政策而有所差异。
许多企业正积极投资高品质的办公空间,以提升员工到岗率并增强人才吸引力。装修材料与饰面规格不仅直接影响空间品质,也是导致成本差异显著的关键因素之一。
复原成本
亚太区各市场在复原实践方面差异显著,凸显出在管理复原成本时制定本地化策略的重要性。其中,东京的复原成本位居亚太区之首。
日本和新加坡由于复原要求严格,导致成本较高;而印度和东南亚受益于业主标准较为宽松,复原成本相对较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逐步向可持续的复原实践转型。随着材料、家具及饰面成本不断攀升,具前瞻思维的企业正积极探索替代性的复原模式,以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实现碳减排目标。未来,复原模式的发展将有赖于业主与租户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更具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
未来成本变化预测
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市场对未来12个月建造成本可能上涨的预期情绪正持续升温。根据仲量联行2025年对亚太区成本管理负责人的调研,70%的受访者预测成本将呈上升趋势。各行业客户普遍更加关注成本控制,倾向于采用价值工程优化方案和本地采购策略。
在可持续发展和节能法规的推动下,建筑标准正在快速演变。以往被视为高端配置的智能办公系统正在加速普及,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这些功能包括先进的公用设施监测系统、空间效率追踪和新一代的机电工程配置(如传感器控制的照明和温控系统)。尽管这些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了办公场所效率和员工体验,但也推动了整体装修成本上升。同时,为了实施这些技术和可持续解决方案,市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也随之上升,进一步带动了劳动力成本的上涨。
美国针对亚洲主要贸易逆差国家征收进口关税的不确定性,已对贸易平衡及决策流程产生影响,预计未来一年可能进一步波及原材料流通与成本。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具备适应性且因地制宜的策略,将成为企业有效控制成本的关键。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办公场所
企业对可持续空间的需求,已从过往的社会责任承诺,演变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在过去12至24个月,仲量联行收到的可持续装修咨询量在亚太区78%的市场均呈上升趋势。根据仲量联行《2024未来办公调研》,亚太区超过62%的受访企业预计将增加在可持续绩效方面的支出。
随着市场的认知度和需求不断提升,可持续装修正日益受到青睐。在项目初期引入可持续发展专家,与成本顾问协同合作,不仅能在前期决策中纳入相关要求,也能降低后期为满足可持续性目标而增加额外成本的风险。
方法论
《亚太区装修成本指南》为《全球装修成本指南》的补充报告,旨在提供涵盖亚太区14个市场、27个城市的办公空间装修成本洞察。我们的方法论是基于一个设定条件下的模拟办公室项目,采用标准化的办公空间布局和仲量联行的设计标准,由各市场的成本专家结合当地材料及人工价格进行估算,从而实现对亚太区各地装修成本的横向对比和一致性评估。该项目采用典型的开放式办公室布局,旨在支持混合办公模式,并涵盖多样化的个人与协作办公区。其所采用的装修配置标准参考了仲量联行全球自有办公室的最佳实践,并假设选址于中央商务区。
本指南所收录的数据均基于亚太区各市场本地供应商提供的成本信息,并符合现代企业办公装修的标准要求。指南中所呈现的数据反映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分析结果。
未来12个月展望
价值导向的办公场所演进 - 办公场所将从以成本为导向的模式,转向以价值为核心的环境,以促进员工创新与协作。企业将加大对共享空间及组织文化的投入,优先考虑卓越运营、员工福祉、可持续发展和多元共融等方面。这一转变将使办公空间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整体目标,在适应市场变化和员工期望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与员工满意度。
关税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对亚太区房地产和建造行业产生连锁反应,进而影响项目成本及决策流程。尽管强劲的内需有望缓解部分挑战,行业仍需主动调整策略,以减轻关税带来的影响。我们建议客户与项目团队紧密协作,评估包括替代性采购方式、多元化供应渠道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策略。
人才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 随着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熟练和半熟练劳动力在各市场将持续成为关键资源。劳动力短缺将带动工资上涨,进一步推高项目成本并延长工期。为缓解这一挑战并维持生产效率,企业亟需加大投入,通过员工培训、留才机制及创新招聘策略提升应对能力。